第617章 衣锦还乡(下)
“曹记书,您好您好,


曹记书视察夹山区!”
马吉昌大步

了上来,向曹振起鞠躬为礼,神态很是恭谨。
尽管大家在心里是


刘记书,但该讲的规矩一定得讲。曹振起是浩

地区的“一哥”官方⾝份比刘伟鸿⾼了不止一点。面上是绝对不能来的,不然就是自找⿇烦,也是给刘伟鸿找⿇烦。
“这位是夹山区记书马吉昌同志。”
刘伟鸿就在一旁微笑引介。
照理,如今刘伟鸿是外人了,浩

市长市,来林庆县乃是做客。应该由林庆县委记书邓仲和陪同曹振起,给他引介夹山区的⼲部才对。但曹振名刘伟鸿作陪,看中的自然不是刘伟鸿浩

长市的⾝份,而是夹山区前任记书的⾝份。
刘伟鸿在一旁为曹振起引介,也不算多僭越。邓仲和与李学智亦没有什么意见。
“你好,马吉昌同志!”
曹振起笑容可掬,主动伸手和马吉昌相握。对待比较基层的⼲部,曹振起一贯和气,很少摆地委导领的架子。
內施度,外施仁政!
一直是曹振起信奉的官场哲学。
对于体制之內,有一定⾝份地位的导领⼲部,曹振起就“施度”以体制內的规则管理和要求,谁不遵守规则谁出局。对于基层⼲部和普通群众,自然就要“施仁政”了,给予恩惠,笼络其心。
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许多英雄或者枭雄,都是这么⼲的。比如希特勒,对元帅将军们十分严厉,被他亲自下令处决或者勒令自裁的元帅将军不在少数。因为这些都是明⽩人,哄不了,就必须以规则进行约束;而对于普通士兵,希特勒却与他们同甘共苦,不时发表

动人心的煽情演讲,在战争前期,蒙蔽了相当多的士兵和民众,心甘情愿为他充当炮灰。
看来成大事者,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马吉昌同志,夹山区的经济大发展,你不可没啊,辛苦了!”
曹振起握着马吉昌的手,笑着夸奖道。
“谢谢曹记书表扬。夹山区取得了一点成绩,都是地委行署和县委县府政的英明导领,我只是做了一点本职工作,做得还很不够…”
马吉昌连声谦逊。
“好好,继续努力!”
曹振起拍了拍马吉昌的肩膀,温和地慰勉道。
“刘记书!


刘记书回家!”
与曹振起寒暄过后,马吉昌又紧紧握住了刘伟鸿的手,

动之情,溢于言表。
刘伟鸿微微一笑,紧紧握了握马吉昌的手,没有多言。
夹山区前来


的⼲部,差不多有四五十人,在公路上握手寒暄,纷纷扰扰好一阵才算是见礼完毕。曹振起在县区⼲部的陪同下,缓步走向区公所大院。
区公所大院倒是没有多大的变化,只在外墙上抹了一层⽔泥和⽩灰,简单做了个美化。办公用品也更新了一批。但较之大院之外那些簇新的民居,原先最“奢华”的区公所大院,已经变得很落伍了。
马吉昌邀请曹振起等导领去大会议室就坐,一边带着歉意,不住说道:“对不起啊,曹记书,条件简陋,怠慢了导领!”
曹振起打量了这座比较老式的建筑物一阵,微笑说道:“吉昌同志,你们现在富裕了,为什么不改善一下办公条件?”
马吉昌连忙说道:“曹记书,夹山这两年的财政收⼊,是有所增长,但底子太薄,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工厂要扩大规模,要修路,要鼓励全区群众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到处都需要资金,我们也不敢在办公楼上花太多的钱。”
马吉昌这个答复十分得体,而且他也确实就是这么想的。跟在刘伟鸿⾝边工作了一年多,受刘伟鸿的影响太深了。刘伟鸿是最反对

花钱的,一再強调,公家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该花的地方。
“嗯嗯,好好,好钢用在刀刃上!吉昌同志,这个思路完全正确!”
曹振起连连点头,赞叹地说道。
地委记书考察地方工作,照例是有《浩

⽇报》记者随行的,那记者便紧着将曹记书的指示记录下来,不久之后就会发表在《浩

⽇报》上,成为引导全区工作的指示精神。
这样的考察工作,如果曹振起没有特别的安排,都是有一定之规的。当下曹振起在大会议室內听取了马吉昌的汇报,林庆县委记书邓仲和与县长李学智,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曹振起对夹山区的发展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度的赞誉,鼓励林庆县和夹山区的⼲部们,不能骄傲自満,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随后,曹振起又在大家的陪同下,视察了夹山工业园。这一回,是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柳齐给曹记书充当解说员。
柳齐也是刘伟鸿比较看重的年轻⼲部,经过公开选拔提起来的,最先是担任饲料厂的厂长,工业园区的规模不断扩大之后,鉴于柳齐的工作能力极強,马吉昌提拔他担任了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兼总支部记书,行政级别定为副科级。
目前夹山工业园规模最大,最景气的企业,就是饲料厂、机械制造厂和

制品厂。曹振起首先视察的就是饲料厂,特意参观了饲料厂技术科的实验室。技术副厂长苏沐穿起⽩大褂,向地委记书介绍技术科的运作方式和取得的几项技术突破。
一旦投⼊工作,苏沐就像变了一个人,不再文静腼腆,也不怯场,在地县导领面前,侃侃而谈,条理分明,显得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十分

悉。
和曹振起靠得比较近的导领,都能从曹记书眼里看到浓浓的

犊之情。
苏沐是曹振起的儿子,这样的事情是无密可保的,早已经在浩

地区的⼲部中传遍了。地委记书忽然在林庆县的偏远山区钻出来一个亲生儿子,简直太富有戏剧

了,比小说中写的故事还更富传奇,尤其是地委记书

子的外甥还打伤了苏沐,就更加令人津津乐道了。
曹记书如此重视饲料厂的技术工作,也就在情理之中。
视察完工业园区,就到了中午时分。吃过中饭,略事休息。下午,曹振起亲自主持了座谈会,邀请邓仲和李学智刘伟鸿熊光荣和夹山区的主要导领⼲部,进行座谈,一起探讨夹山区未来的发展之道。
座谈会在小会议室內进行。曹振起再一次肯定了夹山区的发展模式。
在这个座谈会上,刘伟鸿谨守规矩,没有喧宾夺主,去抢邓仲和李学智马吉昌等人的风头,基本上充当“陪客”聆听他们的发言。
不过,随着座谈会的深⼊,马吉昌察觉到刘伟鸿的双眉微微蹙了起来,似乎不是很満意。马吉昌心里就“咯噔”一下,变得有点不踏实了。
和刘伟鸿共事一年多,马吉昌很了解刘伟鸿的

格。
眼下在会上是不好多问的。好在马吉昌接到地委办的通知,知道曹记书要在夹山住夜一,刘伟鸿肯定要作陪的,那么晚上再去刘伟鸿那里请示好了。
座谈会自然也开得很成,曹记书进行了⾼屋建瓴的总结

发言。
晚餐之后,曹振起笑着对邓仲和与李学智等人说道:“仲和同志,学智同志,你们几位就没有必要在这里陪着我了,回县里去吧。不要因为我耽搁了县里的正常工作。我明天也会回地区去,你们就不用再过来了,一切都要以工作为重。”
照理,曹振起是不会说这种话的。夹山区离城关镇只有四十来公里路程,路况良好,现在通讯也比较方便,陪同地委记书视察两天,耽误不了县里的正常工作。再说了,陪导领视察地方,本来就是县里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不过曹振起来夹山视察的內情比较特殊,邓仲和心知肚明。正式的视察,至此已经结束了,明天将是曹记书的“自由活动时间”邓仲和又岂会在这里惹人厌?当下客气了几句,便即接受了曹记书的指示,与李学智熊光荣上车离开了夹山区。
马吉昌将曹振起,刘伟鸿和地区随行的其他⼲部,安排在“夹山店酒”安歇。
夹山店酒也早已不是当初在区供销社旧房子里搞起来的那个破落户样子,建成了一栋五层的钢筋⽔泥结构的楼房,客房內的装修相当⾼档,较之林庆宾馆也毫不逊⾊,甚至犹有过之。曹振起和刘伟鸿倒是没什么,地区的随行⼲部,却是比较惊喜。料不到在这偏远山区,还有这样上档次的店酒。
刘伟鸿在房间里看完《新闻联播》不久,大约八点钟左右,就响起了敲门声。
刘伟鸿微微一笑,起⾝去开了门。
果不其然,门外站着的,正是马吉昌,还有区委副记书张贤福和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柳齐。都要算是刘伟鸿的嫡系旧部了。
“记书!”
马吉昌紧紧握住刘伟鸿的手,依旧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

动。
“呵呵,吉昌,贤福,柳齐,进来坐吧!”
刘伟鸿握着马吉昌的手,一迭声地招呼道。
PS:第四更,凌晨有更。
M.tiDUxs.CC